時間:2025/10/28
作者:創能電力
10月27日,四川省廣元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發布《廣元市“數據要素×”重點工作方案(2025—2026年)(廣政數〔2025〕16號)》,《方案》共13章37條,對應四川省12個重點領域相關工作,并提出4項保障措施。重點領域方面,《方案》明確,我市將推動鋁產業采購、生產、倉儲、物流、銷售全過程數字化管理,開展農產品優品登錄和產地信息追溯,爭創“蜀里安逸”消費新場景,推動打造物流數據集成應用示范項目,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建立文旅數據融合分析模型,推進廣元市中醫院“互聯網+”數字中醫醫院建設,持續推進“1+5+N+2”廣元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廣元市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完成市中心城區138平方公里的實景三維建設,構建白龍湖三水一體協同管控體系。保障舉措方面,《方案》提出,我市將開展政務數據匯聚攻堅,加快建設自然人、法人、空間地理三類數據庫,探索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積極參加“數據要素×”大賽四川省分賽,申報“數據要素×”典型案例。
原文如下所示:
廣政數〔2025〕16號
廣元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關于印發《廣元市“數據要素×”重點工作
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
市級各部門(單位),各縣(區)行政審批和數據局、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現將《廣元市“數據要素×”重點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廣元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2025年10月21日
廣元市“數據要素×”重點工作方案
(2025—2026年)
為落實省發展改革委等18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數據要素×”重點工作方案(2025—2026年)》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加快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推動數據高水平應用,更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特制定本方案。
一、數據要素×工業制造
(一)持續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開展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等試點示范,以“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等為重點,聚焦鋁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食品飲料、機械電子、能源化工等優勢主導產業,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工廠和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場景和標桿項目。(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二)實施“人工智能+工業制造”行動。依托四川省數智化綠色化發展促進中心,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產品應用,圍繞機器視覺缺陷檢測、智能決策、智慧物流等打造一批標桿項目,推廣數字機器人等典型應用場景。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以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提升企業研發能力。(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市科技局)
(三)深化工業數據應用。持續推進企業數據管理國家標準(DCMM),推動企業數據管理標準化、系統化。聚焦“1+3+3”工業優勢主導產業,擇優篩選具有代表性的行業開展產品主數據標準試點,形成一批典型案例。(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四)提高制造業協同制造水平。依托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鋁行業節點,推動鋁產業從銷售、采購、生產、倉儲、物流等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實現鋁行業標識產品互聯互認,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二、數據要素×現代農業
(五)持續加強智慧農業建設。依托省級數字農業試點縣加大涉農數據資源整合力度,推進數字農業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建設一批智慧農業引領區,培育一批高水平智慧農(牧、漁)場,打造更多以數據和模型為支撐的農業生產數智化場景。(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六)提升農產品追溯管理能力。結合廣元糧油、茶葉、生豬等特色優勢產業,遴選一批企業開展農產品追溯優品登錄和產地追溯信息驗證。有序推進農業農村與市場監管部門溯源平臺對接,逐步實現更多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全程信息化追溯管理。(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七)推進農業數據融通利用。構建一體化數據采集機制,制定相關數據采集規范,做好系統接口預留,推動數據歸集暢通。依托省級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推動農業農村相關業務信息平臺數據對接。(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三、數據要素×商貿流通
(八)打造多元融合消費新場景。全力爭創“蜀里安逸”消費新場景,發展電商直播,豐富“村播、田播、山播、倉播、廠播、店播”全鏈條直播生態。引導嘉陵、金橄欖等核心商圈智慧升級,推進數字化運營、沉浸式體驗、精準化服務。(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九)夯實數字貿易基礎。支持皇澤寺、劍門關等景區開發數字文創產品(NFT)、VR線上體驗項目。聯合阿里國際站、亞馬遜等平臺,舉辦跨境電商專題培訓,指導有外貿意向的企業入駐平臺、開設首店、孵化首單,培育本地跨境電商應用企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十)推動流通企業數字化轉型。聚焦連鎖超市、大宗商品貿易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構建智能化、協同化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四、數據要素×交通運輸
(十一)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國省干線智能運行網和G5京昆示范通道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建設,深度融入四川“大蜀道”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重點推進基礎設施的智慧化改造與感知設備部署。系統梳理全市交通運輸數據資源,編制形成《廣元市交通運輸數據資源目錄》,明確數據清單、屬性與共享范圍。圍繞公眾出行、路網管理、安全應急等需求,形成具有廣元特色的示范性交通數據產品。(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十二)開展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加強與四川省多式聯運數智平臺數據對接工作,建成水上物流信息化平臺,將川陜甘多式聯運智慧服務平臺建成輻射川陜甘區域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以降低區域物流成本為核心,推動本地物流園區、重點物流企業、工業制造企業與商貿流通企業間數據互聯互通。重點圍繞公鐵聯運、農產品供應鏈、制造業物流等特色領域,推動打造物流數據集成應用示范項目。(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廣元國際鐵路港管委會)
五、數據要素×金融服務
(十三)持續推進數字金融發展。開展金融數字化轉型,優化風險識別、授信評估等模型。將符合條件的中小微金融機構接入征信系統,擴大征信系統覆蓋面,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和抗風險能力。(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廣元市分行)
(十四)完善信用信息平臺增信功能。優化升級“信用中國”(四川廣元)網站、公共信用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信用評價系統、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等系統,進一步釋放數據效能,增強信用平臺數據支撐能力,拓展信用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六、數據要素×科技創新
(十五)推動科學數據有序開放共享。鼓勵企業圍繞智能制造、機械電子等領域開展科技創新,支持智能四足機器人多模態感知與自主決策技術研究,推動開展基于國產算力的端側一體化推理平臺研究及應用。深化科技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互聯互通,不斷提升科技數據資源應用。(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十六)以科學數據支持大模型開發。組織實施人工智能相關科技計劃項目,加快關鍵技術攻關。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拓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鼓勵企業牽頭建設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高質量數據集,支持開展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和訓練。(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七、數據要素×文化旅游
(十七)探索構建“智慧文旅大腦”。逐步建立文旅公共服務、產業運行監測、行業安全管理、品牌宣傳推廣等文旅數據融合分析模型,實現數據為決策、監管、服務、產業賦能。(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十八)開發文旅行業大模型應用。開展文旅行業大模型應用型研究,推出智慧伴游、行程定制、智能咨訊、數實融合等新業態新產品。探索高質量文旅數據集建設模式,推動文旅政務數據、用戶行為數據、企業經營數據整合。(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八、數據要素×醫療健康
(十九)推動醫療數據共享。推動電子病歷、婦幼健康、慢病管理等數據的整合與規范,實現全市所有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跨機構、跨區域的檢查檢驗結果共享調閱。(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二十)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依托省健康檔案云平臺系統,建立覆蓋全市的衛生健康數據采集、治理、共享、服務體系,探索基于數據驅動的職業病監測、公共衛生事件預警服務和醫療服務能力質量評價等創新服務。(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二十一)推動智慧醫保建設。加強醫保數據的歸集治理和開發利用,探索醫保數據賦能商業保險,服務參保人建庫管理,促進醫藥技術創新發展。持續將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穩妥有序推進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病種擴圍工作。(責任單位:市醫保局)
(二十二)挖掘中醫藥行業數據價值。推進廣元市中醫院“互聯網+”數字中醫醫院建設,探索一批大模型應用場景,提升中醫醫院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九、數據要素×應急管理
(二十三)提升應急協調共享能力。配合省應急管理廳做好多源數據匯聚整合,開展森林火險因子監測和高點視頻監控建設,推進應急數據省、市、縣三級共享共用,提高應急系統聯動水平。(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
(二十四)提升環境預警應急能力。充分利用輿情收集、信訪訴求、環境監測等方式強化苗頭性、傾向性、預警性信息的收集研判,為環境應急風險前期處置提供問題線索,不斷提升環境預警應急能力(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十、數據要素×氣象服務
(二十五)深化氣象數據應用。配合省級部門完成干旱風險評估方法和區劃圖譜,充分應用氣象災害風險預估模型和應用服務產品,提升應對極端天氣氣候的能力。(責任單位:市氣象局)
(二十六)支持新能源企業降本增效。氣象部門、電力部門協同聯動,基于電力負荷數據、氣象觀測數據、多源融合格點實況數據等提供精細化的氣象服務產品,為電網穩定運行提供氣象保障。(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發展改革委)
(二十七)創新氣象數據產品服務。做好氣象數據產品服務,探索區域級高價值氣象數據產品研發,依托四川氣象數據流通安全監管平臺,開展數據產品應用交易,規范高價值數據流通。(責任單位:市氣象局)
十一、數據要素×城市治理
(二十八)開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持續推進“1+5+N+2”廣元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賦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社會服務“一網共治”。積極謀劃廣元市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提升基礎技術、試驗設備、典型場景等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二十九)持續推進“新城建”建設。實施廣元市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覆蓋廣元市東壩街道、雪峰街道、萬緣街道等7個街道,通過搭建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平臺,構建燃氣、供水、排水、橋梁、窖井五大專項場景,建設生命線監測預警中心,實現城市生命線基礎設施的實時監測、風險預警。(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十)深化實景三維數據應用。完成市中心城區138平方公里的實景三維建設,同步開發實景三維數據庫管理在線應用、服務共享管理、運維監管三大模塊。深化實景三維數據在智慧城市、規劃輔助決策、三維地籍調查中的應用。(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十二、數據要素×綠色低碳
(三十一)強化大氣污染智能化防治。建立大氣“天空地”一體化溯源防控平臺,運用無人機、監測走航加強涉氣污染源現場排查,提升大氣巡查排查標準化、智能化水平。(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三十二)提升水環境污染治理精細化水平。構建白龍湖三水一體協同管控體系,開展協同管控體系基礎建設,建設環境應急指揮中心基礎設施和湖區風險源監測與環境應急平臺,推動建立入河排污口動態監管平臺,進一步提升全市水環境智能化管理水平。(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三十三)加強碳排放數智化管理。支持廣元市鋁基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鋁行業節點,推動廣元中孚等龍頭企業探索開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與認證,提升應對涉碳綠色貿易壁壘能力。進一步宣傳推廣碳排放數據平臺應用,優化監管服務模式,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碳標準互認。(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廣元海關)
十三、強化支撐保障
(三十四)探索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依據全省公共數據資源登記管理、授權運營等實施辦法和相關的數據產權登記、數據安全流通等制度文件,推動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交易。(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三十五)加快政務數據匯聚。建設集政務數據資源匯聚、共享、開放、登記、授權運營等功能為一體的市一體化數據管理系統。開展政務數據匯聚攻堅,加快建設自然人、法人、空間地理基礎庫。(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三十六)推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持續開展數據企業登記入庫、培育認定,發布一批數據資源企業、數據技術企業、數據服務企業、數據應用企業、數據安全企業、數據基礎設施企業入庫名單。持續加強數據安全防護,建立健全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體系和技術保障措施。(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三十七)積極參與賽事活動。積極參加數字四川創新大賽和“數據要素×”大賽四川分賽等國省重點賽事,持續打造具有廣元特色亮點的典型案例和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
以上是四川省廣元市政務服務和數據局發布《廣元市“數據要素×”重點工作方案(2025—2026年)(廣政數〔2025〕16號)》的全部內容,前往官網可獲取更多詳細信息。